第(2/3)页 而且更妙的是张维贤率领的四卫营是完全忠于崇祯的,即使张维贤心生异心也无法左右四卫营。 无论怎么看,派遣张维贤率四卫营平叛有百利而无一害,崇祯第一时间就做出这样的决断可谓老辣之极。 而张维贤人老成精,当然明白崇祯亲自过来告知他这个噩耗的深意,无非是让他父子兵戎相见,以此来动摇叛军的军心。 所以,张维贤干脆主动请缨,把面上的功夫做到了极处。 果然,崇祯一听到张维贤主动请缨,当即大喜道:“有老国公亲自出马,跳梁小丑旦夕可破也。曹变蛟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尔等四人且随老国公去镇压叛乱,务必要听从老国公之号令,违者处斩!” 曹变蛟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轰然应诺:“臣等遵旨!” …… 自从进入崇祯元年以来,叛乱接连发生,且都被叛军打入北京内城,第一次时京城百姓还惶惶不可终日,待第二次时京城百姓却是有些习以为常了。 其实京城中兵马极多,除了被崇祯砸无数资源砸出来的四卫营外,还有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旗手卫这上十二卫。 如果崇祯将上十二卫全部汇集起来,拉起十万大军并非难事,但自从土木堡之变后,上十二卫战力早已成为战五渣,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与其让他们出战自乱阵脚,倒不如让他们专注于京城治安,以免叛军肆虐京城,危害京城百姓。 兵贵精不贵多,四卫营首次亮相便仅以五十五人的伤亡代价,镇压了张大奎一万五千人的叛乱,崇祯对四卫营已经建立起了足够多的信心,相信以四卫营六千铁骑,便能平定张之极等人的叛乱。 朝中大部分人同样不看好张之极李承祚他们的叛乱之举,所以大多数大臣面对此次叛乱,大多是撤回家丁紧守门房,以防乱兵冲击门禁劫掠到自家头上来了。 但也有小部分人看好张之极等人的叛乱,眼看叛军如入无人之境杀入内城皇城,上次叛乱逃得一命的侯恂看向紫禁城方向冷笑一声道:“崇祯还真以为张之极丰城侯镇远侯宁远侯是无根无底的张大奎之流,真当这些勋贵账下的家丁是那些垃圾军户可以比拟的? 呵呵,崇祯放开四方门禁,任由张之极率军攻入内城皇城,还想跟上次一样,在承天门广场一战定乾坤,哼!他会为了这个决定后悔终生的。” 第(2/3)页